終於在早上8點多我們到了米蘭的瑪爾賓莎機場囉!!
接著、搭乘往市區的火車到市區晃一下順便去超市買東西,
因為中午12點多要再搭火車到威尼斯去。
(圖片來源網路)
因為趕時間去米蘭市區而忘記拍瑪爾賓莎機場&火車的照片了,所以、在網路上找了幾張。
(圖片來源網路)
沒多久來到了米蘭的中央火車站,把三件大行李寄放後,
就搭乘地鐵到了米蘭大教堂啦!!
來講一下米蘭大教堂的介紹吧~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米蘭主教座堂(義大利語:Duomo di Milano,倫巴底語:Domm de Milan)
坐落於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從始建到建成共花費了六個世紀,
是世界第三大教堂, 也是義大利最大的主教座堂。
米蘭主教座堂的建造開始與1386年,於1960年最後一扇銅門就位才正式完工。
歷經五個多世紀才完工,因此,它的建築風格包含了哥德式,新古典式,
和新哥德式又稱巴洛克式。
教堂的建築風格十分獨特,上半部分是哥德式的尖塔,據統計共138座,
最高的尖塔高達108.5米,頂端有一尊4.2米的聖母瑪利亞像,上鍍黃金。
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風格,從上而下滿飾雕塑,極盡繁複精美,
是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
在當天也很多人正排隊進入米蘭大教堂參觀,
而因為我們時間有限只能在外頭廣場上拍拍照片。
米蘭大教堂除了裡面有看頭外,
廣場上&廣場旁的艾曼紐二世迴廊也很有看頭。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艾曼紐二世迴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是一個帶頂棚的拱廊街,
兩條玻璃拱頂的走廊交匯於中部的八角形空間,頂部是一個玻璃圓頂。
它座落在米蘭主教座堂廣場北側的顯要位置,並連接斯卡拉廣場。
拱廊街得名於義大利統一後第一位國王艾曼紐二世,最初設計於1861年,
並由朱塞佩·門戈尼(Giuseppe Mengoni)修建於1865年到1877年之間。
這個拱廊街頂部覆蓋著拱形的玻璃和鑄鐵屋頂,這是19世紀流行的拱廊街設計。
例如1819年開業的大型玻璃購物拱廊街的原型倫敦伯靈頓拱廊街就是這樣的設計。
這種拱廊街包括從1847年開幕的布魯塞爾的聖休伯特拱廊街(Galeries Royales Saint-Hubert),
和1848年開幕的聖彼得堡的帕薩茲拱廊街,到1890年開業的那不勒斯的翁貝托一世拱廊街。
米蘭的這座拱廊街比它的前輩規模更大,是現代密封玻璃購物中心的直接祖先。
有點可惜的是,沒什麼時間可以晃晃艾曼紐二世迴廊,
基於時間的關係,得趕著去超市買東西,然後~ 趕回中央火車站搭車到威尼斯了。
就這樣的我的米蘭行,就這樣短短不到幾小時~ 只能說是匆匆一撇囉!!!
* * * * * 2014 威尼斯 & 巴黎 之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